"无为而治" 来源于两个地方,一个是出自儒家经典《论语》中卫灵公篇第十五,另一个则是出自"《道德经》,也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体系包含着丰富、精妙的管理智慧,乃至今天而言仍然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非同一般的深远影响和启示。 今天我们就谈谈为什么无为而治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的最高境界。
松下幸之助,这位松下电器的创始人就曾经说过:“企业最好的资产是人。”在西方管理学派的理论中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无为而治”的基础,这句话可不是我说的,是有科学依据和实验证明的。行为科学的奠基人:乔治·埃尔顿·梅奥、美国管理学家、早期的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始人,这位了不起的伟人从1927年开始到1936年通过为时9年的霍桑实验来证实了无为而治的基础,揭示出工业生产中的个体具有社会属性,生产率不仅和物质实体条件有关系,而且和工人的心理、态度、动机,群体中的人际关系以及领导者与被领导者集体的关系密切相关。
除此外还有一位人际关系学派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管理理论的奠基人,也是美国著名的行为科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他所提出的X-Y理论中的Y理论认为:开明管理的优点在于提升生产力、产品质量和人们的民主素养,努力为员工营造一种心情舒畅的环境,凡事让大家先理解后执行,乐于工作、安心工作,允许个性的存在和发挥,让每个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企业目标与员工自身利益得到统一。从梅奥“社会人”的假设到麦格雷戈的Y理论,无不证明人在管理过程的自尊自主地位得到了充分确定。“以人为本”是“无为而治”的基础,那“无为而治”则“以人为本”的目标,二者有机的结合之后的管理思想适用于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
一是强调制度管人。制定各种规章制度要从适应人、培养人的良好习惯做起,达到约束人的目的,要保证制度的严密性,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制度一经形成,要理解不变形,执行不走样,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最终实现员工自觉遵章守纪的理想目标。二是分级管理。上级一般不越级管理,下级不上交矛盾,要尽可能地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三是自动化管理,行其所无事以治其事。就是先通过严格的管理,来完善制度、规范行为、培养习惯。四是强化对一把手的管理。形成一个制约一把手权力的制衡机制,不是由当任的主官来决定哪些可以民主,哪些不可以民主。大力推崇“以人为本、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对于解决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效益提高具有启迪性和实践性。事实上,无为的基础是无不为,无不为的目的是无为。道是无为却有为,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从理论到实践充满了辩证法,无为而治就是这样在相互否定、又互为因果的运动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健全的制度和员工的整体素质提高是实施无为而治管理的基础,企业内部组织的高度默契是“无为而治”的前提,企业管理的目标应当是向“无为而治”迈进。
"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且一再强调无为才能无不为。所以"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的干预、顺其自然、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