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的精神信仰理念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开始有了自己原创的座右铭:“生命从一百年后开始,做三千年之后的事业!”这也是我的精神信仰理念,意思是说我希望自己的精神、思想理念能够影响现在乃至三千年之后的世界。因此可以说:“做三千年之后的事业”所代表的便是我所创建的中灵文化的终极价值观!所以对我而言,所规划的是大多数人永远不会去想的极其长远性的事业!我希望自己身故后能够为世界上留下自己尽一生所研修而获得的身心修炼技术,能够让这些技术一代一代地永续传承和创新,造福于当世及未来后世人类世界,改变亿万人的身心世界!使中灵文化能够成为留传于万世的人类精品文化!
正由于有这种精神理念的指导,这些年来,我放下了很多原本该得的东西,一无反顾地投入到对中灵文化精益求精的提炼和完善之中!这几年来,我克服了许多别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尤其是克服了一些“与生俱来”的障碍与缺陷!想到这里,我也非常感恩这几年来,对我有过支持和帮助的所有的朋友们,正是由于有他们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才让我能够持续地走到今天!也正是由于有了他们那份温馨的关怀与陪伴,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在这里,我想借此机会,深深地向他们道谢!也永远地祝福他们!
这些年来,正是我心怀着一些别人难以理喻的思想理念,让我独处于自己的世界之中,很难能够去和别人分享自己最具独特也最想与人分享的生命价值理念。我知道相比于大多数人们的价值观而言,我自己这种生命理念显得太过于孤虚超凡,因此也很难寻得一些有同样追求的同道者。“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在他的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每当我想到哲学家尼采所说的这句话时,我也深深地体会到尼采当年心中的那份孤寂!用一句不谦虚的话来说,我相信自己也是具备了哲人的谋些特征,所以我对于哲人的孤独是深有体会的。例如我曾经写过一首《知音叹》的诗作来聊抒这种孤独心臆:
二十年来未吐真,只缘志向出群伦。
自从一梦南柯后,便视功名若粉尘。
紫府金章穷圣道,阎浮墟影觅法身。
万仞冰崖谁知己?禅心一味语何人?
我的精神信仰的由来
其实我之所以会有“做三千年之后的事业”这样的理念,跟我的自身独特的身心修炼体验是密切相关的。想当年我在上高中时,也仅仅只是为了想改善虚弱的身体才去修炼气功,但当我在静定中感知到那种庞大的宇宙时空参照系,经历了那种刻骨铭心的“生死如幻灭”的感受之后,才开始有了追求生命永恒的梦想。正如我在《求道诗》中开篇所写的那几句“少小不知事无真,二九南柯梦惊魂。万劫烟飞随影逝,百载何恋幻化身。功名自此无心置,生死灵台溯源根。”这其中所记录的正是当初所体验的那种功景!想想连无限庞大的宇宙最后都重返虚空,如烟雾、如气泡般地消失,何况乎人的生命?相比于宇宙,人的生命似乎是以“飞秒”来计算的,如此短暂的生命其存在又有何意义?于是从那时起便开始思考和探寻生命的真实意义。正如那句话所说的,“生命的意义是从对死亡的思考开始的!”佛法讲人生无常,正是因为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无法预知的,所以我们才要去做对生命的思考和生命的规划乃至“死亡的规划”。做生命规划尤其是“死亡的规划”的意义就是要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最大化的生命意义。很多人的生命之所以欠缺重要意义就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去进行“对死亡的思考”和对“死亡的规划”!所以在他们生的时候,好象永远不会死,浪费了大量时间去做大量无意义的事情!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当他们死了以后,很快便被人遗忘掉,就象从不曾生过一样——这是因为在他们没有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最为独特、最能够让世界记住的有价值性东西!
正是因为我在那种带有玄奇意味的功境中领略了那种“生死如幻灭”的震撼场景,就象经历了无数次“生灭相续”事件,让我萌发了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思考,从那以后,我开始致力于探索和实现那种“不因时间消逝而消失的生命价值(雪漠上师语)”!而经历了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终于找到我的精神生命化身,那就是这些年我倾其精力所研创的“中灵文化”!所以假使我身故后,只要我所研创的“中灵技术”和我所秉持“中灵思想理念”系列价值观还能在这世界上存在,还能继续影响后世人们,那就意味着我的精神生命还留存于这个世界之中!而不会随着我肉体生命的消亡而消失。老子在《道德经》中讲到“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应是指此精神生命的永续存在境界。而这种境界也正是我的梦想和追求!因此,中灵文化对我而言,代表的是我自身生命价值的延续。
我的精神信仰与我所承负的生命使命
每当想着当下很多人士所奉行的那种急功近利而流于浮躁肤浅的生命价值理念时,我便想假若我的生命价值理念能够被传扬,那么对于前者应当会有一定的制衡作用,这对国家、对社会都是有利的,所以我觉得在必要时候,我应当要放大我的声音!要让更多人能听见我的声音!这些年来,在我心中总有一种声音在提醒我:你要想着让自己留下什么,而不要去想自己能得到什么,如果你还有想要得到什么,那就是你最大的错误!我相信这样的价值理念是这个世界所需要的,因为我们的现实世界,是私心与贪欲泛滥的世界!这也是世界充满不和谐因素的根本原因!而要消除这些不和谐因素的最有力武器,不外乎就是去传播另外一种更有正面价值的理念去消弥其不利影响!现在如此,未来三千年后也一定如此!而这正是我所做事业的最大意义!也是我最大的生命动力来源,我也因此明白,我将承负着一项更为宏大的生命使命,就是致力于能影响三千年后的世界!也许这样的想法听起来似乎夸张到无法理喻,似乎有点疯狂,然而她却是我内心中最具真实的想法。以前我总是在有意无意地压抑她,生怕被别人窥见而引起别人的嘲讽。但我现在已慢慢地学会让她真实地展现,并且也开始逐步按照这种理念的要求去做事业。
然而如果要使自己的生命价值理念能够更广大、更深入地去影响世界,那还要做很多事情,还要走很多漫长而遥远的路!这其中更需要通过打造一个强有力的组织系统和团队来实现的。所以要做这个事业,不仅需要有佛祖的慈悲心,还需要帝王术,也就是打造强势组织系统和团队的领导艺术。这也是2012年我在北京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研修以前从不感兴趣的领导学的原因。
通过我去年在北京时对领导学的研究,我得出一个也许是不太正确的结论,就是中国传统修行文化也包括印度在内的整个东方修行文化在个人修身方面比较有优越性,但在用于世俗功业的建设方面似乎不如西方文化尤其是西方现代专项学科那么系统、那么具有针对性。当年印度佛教之所以覆灭于异族文明的杀戮屠刀之下,想想也是有此中缘故的。象我在以前是只管自己修行,几乎不怎么想理会世间杂七杂八的事情,所以象人情世故之类的根本懒得去理会,更不想去研究什么企业管理这些看来要大耗精力的东西。我想这可能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大多修行人士的通病。然而但当我在2008年在功境中顿悟到《现代企业灵性管理学》之后,一切都被改变了!那种内心深处的深切使命感逼着我辞掉了工作,放下了很多东西,在没有任何经费支持的情况下独自进行着探索与研究!想想这些年所经历的事情,先是做中灵体系理论理念与技术的整合、小范围培训验证,接着再进一步提炼理论和技术,等理论和技术基本成型之后,又要做推广模式的探索与研究,这里面又包括研究现代商业模式设计、组织系统和团队的建设等项目,包括对自身各项素质的训练和提升等等。而这些都是我以前最不想接触的东西,即使在现在也不是我想去研究,而是被我所承负的生命使命逼着去学习和研究!就好象被一道无形而巨大力量推动着去做这些事情一样!
想到2012年冬,我在北京研究领导学时,有一天,当我在国家图书馆翻阅到一位外国作家所写了一本叫《领袖》的书,里面写到这样的话:
真正可靠的领袖,往往是那些本来不愿为首的人,他们被圣灵催逼,又为情形所迫,才挺身而出(基督教著名牧师作家陶恕语录)。
这是神的旨意,不是我的选择。我想逃避却无法逃避,而且我更逃不开灵里的感动——神不愿我只做讲道的工作,他更希望我做卫理公会的领袖(英格兰传道领袖桑特斯传记)。
当我面对文章中那些字眼的时候,宛如向来孤独的人突然遇到知音一样,瞬时激起内心强烈共鸣和欣喜的感觉!那也是一种很神圣的感觉!顿然我感到心头一热,一种心灵深处的感慨和感动油然迸发!刹那间眼泪在我的眼眶中打转,但我努力保持着克制自己的情感——那毕竟是在公众场合。那书里面所描述的不正类似我这几年所经历的吗?想想这几年我所做的事,都不是我原先想做的,但是我确实被一种伟大而神圣的力量推动着我甚至是逼着我去做!我曾经不想承担那份责任而想逃避过,但我最后却无法逃避!所以做组织系统的建设者和领导者本来不是我的选择,但却注定要成为我的选择!因为这是我生命的使命与责任!是我无法逃避的!
未来中灵事业的重要发展指导理念:去三化、持三利、永远利他
我既然被选择要成为中灵事业的开拓者,为了生命所赋予的使命,我也只能放手一搏了!为了使中灵事业能够持续地发展,对于中灵事业将来的发展指导思想,我曾构思过“去三化”、“持三利”与“永远利他”的指导理念。
所谓的“去三化”是指对系统内部建设而言的,意思是说中灵文化的理法内容、修为境界和组织建设方面要做到“去宗教化”、“去神道化”和“去玄学化”。中灵文化的很多技术、思想来源于宗教,特别是来源于佛教和道教,但是我们要做好去宗教化,尤其不能搞宗教性组织,我们更要去引导社会大众把宗教信仰提升到哲学信仰的高度!哲学信仰只是纯粹地信仰某种“高端精神”而不是信仰被人格化的“神”!因此会淡化对组织的服从和对组织利益的获取等。因为相比之下,哲学信仰可以说是最为纯粹也是最为安全的信仰!“去神道化”是指我们要站在哲学与科学的高度来看待生命中的神秘现象,境界要高远,不能沦为象民间巫汉神婆甚至邪教分子那种类型。“去玄学化”是指一方面要尽量避免讲玄学类术语,而能够以新的理念来阐释过去玄学类的内容,使人更易明白和理解;另一方面也指要通过易于坚持又有卓著效果的修习技术入手,倡导实修实证,而不是沉迷于云里雾里的“坐而论道”之中。
相比于“去三化”的针对内部建设理念,所谓的“持三利”是针对与外部合作、向外发展而言,就是要做到“让利”、“散利”和“丧利”。所谓“让利”主要是针对合作方而言的,要让利给合作方,保证合作方有利益甚至是超越常规的大利益;“散利”是说我们在发展过程要坚持做好慈善事业,散财分利回馈社会;而“丧利”思想则是体现了一种战略层面的指导方针。也许到了将来的某些阶段,随着我们事业的发展壮大,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和商业资源都较为丰富了,也许我们在其他相关领域投资能够较为容易地获得可观利益。然而那个时候为了长期性发展的战略需要,可能要我们藏锋守拙、韬光养晦,而不能显露锋芒,这时候就需要我们主动地丧失一些哪怕看起来是唾手可得的利益。而真正能考验中灵事业是否能持续长期发展的就在那个时候!如果那时候我们能经得住诱惑,主动丧失些利益,就能确保长期性持续发展!然而不得不说那确实是太难了!我似乎看到那时中灵集团内部因激烈的分歧而最终导致分裂!这在短期内似乎是一场灾难,但在长期看来却是好事!因为可以通过这个过程清洗一些诸如动机不够纯正者、缺乏战略视野者以及各种类型的投机性分子。未来将会通过不断重复这样的清洗过程来筛选出能够坚守中灵价值理念的中灵事业精英,通过他们的努力,最终能够使中灵事业获得持续性长期发展而持续性地造福于世界!
如果要使中灵事业能够长期性地持续发展,还需要我们要有“永远利他”的精神!佛法中讲到解脱道和菩萨道的概念,所谓的解脱道是只追求个人解脱,是小乘境界;而菩萨道则是要引导众人解脱,是一种大乘境界。既然做为一名大乘佛法精神的推崇者和实践者,那么我要做的就是尽我所能,把我所奉行的大乘菩萨道精神通过我的事业将她传扬于世界!我只有做大做强组织,才能组织精神传遍于世界!我想起我所写下的中灵格言: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只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更加光明、清净与和谐,除此之外,我们不再做任何事情!未来这句格言将会成为中灵企业在这个世界上的重要文化标识!
我曾写过一首《创业自咏》的诗,诗文是:
二九苦修誓梵行,廿载隐真志气盈。
伟愿凭添创业感,凡怀总激济世情。
山水独知烟霞客,风尘难掩道禅心。
功名岂是平生意,闲看巅峰万里云。
这首诗见证了我的创业动机,是以我常常会提及。对我来说,我所做的不为我所得,只为我想留给这个世界的东西!
用中灵信仰来构筑中灵“中国梦”与“世界梦”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要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如果一个民族只关心脚下的事,那将注定没有未来!当“中国梦”成为中华民族最强音符的时候,我们更多人更应当关注中国的天空、世界的天空乃至宇宙的天空,只有看得高远才能把握未来,只有广阔而辽远的天空才能绽放我们最为绚烂的梦想!
当我以站在宇宙整体高度的视角来审视我们所处的时代的时候,我的心灵总会被一股来自于天际之巅的伟大精神所充满,那种精神鼓励着我要为这个世界承担更多的责任!这也是这个伟大的时代所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而今,我们将为能够承担这样的使命感到无上的光荣!而未来,我们将以中灵信仰理念为指导,来推动中灵“中国梦”乃至中灵“世界梦”的实现。中灵企业的“中国梦”就是,以《现代企业灵性管理学》成果帮助中国企业领先世界进入灵性管理时代,为中国产生更多的世界级企业家和世界级企业服务,致力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最大化的力量!而从某种意义而言,“做三千年之后的事业”其实更体现的是中灵企业对“世界梦”的描述!
“做三千年之后的事业”充分概括了我们对自身所承担的责任与使命的内涵,体现了我们对世界的长远未来负责的态度。虽然她目前只是我的个人信仰;但随着中灵企业的成立和发展,她会将成为中灵企业的信仰;而未来,随着中灵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她将成为更多人的信仰。而中灵企业的存在目的之一,便是致力于让这一理念能成为世界的信仰!可以说,中灵企业真正想留给世界的就是这种“做三千年之后的事业”的精神理念,我们的技术和产品只是我们传播这种精神、理念和价值观的载体!我们所有的一切以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种精神而存在!未来,我们将寻求借助于资本的支持作来实现我们的文化长征与文化远征之旅!未来,随着我们的企业运作,旌麾所向,将把我们的文化精神大旗插遍于整个世界!我们创办企业的终极目就是:通过我们对企业的运作,将中灵文化精神、文化理念与文化技术弘扬于世界,使我们的生命价值信仰理念能够成为国家精神、民族精神乃至世界精神的一部分,使之与人类未来漫长的文明发展历史永久共存!使之能够象灯塔一样指引着人类精神文明的前进方面!成为推动整个人类精神文明进化的一支力量!因此也可以说,中灵企业谋求的不是企业自身的利益,而是在为整个世界的未来谋求利益!我本人也坚信,有了这样的企业精神和企业信仰为指导,我们的企业必将会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企业之一!我深信,将来随着中灵事业的发展,将会见证由于我们的存在而对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所产生的新的推动力量!
所以,我将为三千年后的世界做好现在的事业!
北京中灵慧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灵宗
2013年冬日随笔于闽东蕉城逸涛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