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 缘
万象因缘自具生,是非成败不由人。
千帆齐竞渡沧海,一叶轻舟浪无痕。
此诗作于作于2010年4月27日。
古语言“人若不为事所累,眼前便是大罗天”。人之所以劳累,除去客观因素之外,因不当执着而产生的心累是一大缘故,故佛门讲要放下执着。然人无执着必不能成事,故需以无执着之心去办该执着之事,是为“无执之执”。道家讲“无为”,其真意其实是“有为之为,出于无为”,也是以无为之心办有为之事。这需要有一种“凭空感事”的直觉,知道当下应当办什么事,也就是当下应该执着什么。但等这件事办完之后便“事去心空”,又回归于空性与无执着状态。而后又会在空性当中感知下一个当办之事,如此循环,反复不尽。因此,所谓的“无执着”恰恰是以一系列的“执着”来展示的。但是在这种“执着”当中,由于身、心、行、境合一,其实是一种圆融合一状态,所以并不产生“心累”现象,反而能够展示出无限的生命激情。然而常见世间很多修士却不明此理,凡事一味以“不执着”去放下,结果使得“无为”变成名符其实的“碌碌无为”,而无法成为“无不为”,这终究是因不明“空性”妙意而导致的谬误。
世间万物自有因缘,何必操之于我?以无执着之心去执着事业,对境用心处事当如白云过空青天无痕,又似轻舟渡水江面绝迹。正如《菜根谭》中所说:“风过疏竹,风去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过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故此无心于事却无所不事,尽事而为,成败由天,则进退与顺逆皆为自然。感其理故作此诗。
守 境
修行之人向来讲守身、守心、守道、守一、守空、守真等等,名虽多样,意则同一,唯我独爱以“守境”谓之。
“守境”者即守“一灵虚照、大千独觉”之境。守此境者即见身、心与境融为一体,能洞见自体光明;守此境者即可以“真常应物”而“应物不迷”;守此境亦为守真心、清静心与无住心。真心者为对境无心,以至万境不住于心,如飞鸟过镜来时镜中显影,去时镜中无迹。我常言,无心为涅槃之由,有念是轮回之种,邪欲乃地狱之门。虽言无心实非无心,而是有中之无或无中之有,只可心悟无法言详。正如《金刚经》上所说的,“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同样是守“一灵虚照、大千独觉”之境,然而此中的“境”的大小范畴随着悟境程度不同亦有所区别,大到包涵无限无量时空。守此境需使真我灵性以无心之意注于此全境之中,犹如法身千亿而化身无量充遍于虚空法界,故此正如道家所说的“神满虚空,法周沙界”。故守此境者可得内外离相,可臻于与道合真之境。此中之妙,不敢独享,故作一诗以为略言:
一灵照大千,乾坤独湛然。
身现山河影,影形幻色身。
有念风吹泡,无心水流江。
守得灵虚境,何处非道场?
此外另有《观心觉念》之法我概括为:
空其所见,静观其变;
变守其定,定而不定;
念念出离,念念觉空;
觉无所觉,空无所空。
修行界云“借事修心,步步皆道场”。若能做到在凡情俗事中守此真心真境,便可以做到心不染境与心不住境。正如《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从而能不以音声、色相等三十二相见佛,将能够于喧嚣浮躁的凡俗世界中保有一颗空明透澈、灵净独觉之心,从而能使自我人生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与境界。
红尘炼心(一)
静定心空远,遥听天外天。
海山凝真性,日月铸琪辉。
神气藏光电,坐行隐风雷。
襟怀揽世界,云水色无边。
此诗是我的一首原来旧诗改装之作。其大意是说:唯有使心静定下来才能感受到宏远辽阔的天地境界,才能聆听到宇宙精神和宇宙超级智慧所传递的思想讯息。从而你会感知到宇宙的思维,你才能发现山川大地、日月星辰乃至一草一木都是宇宙真理和真性的显现,你才能发现世间万物的完美和人性的完美。从而你将能够自动地吸收和摄取宇宙天地间的各种能量(光、电),向内充满和改变自己的精神和气质,使之能光照世界、能给予世界温暖,并且能使思想如电般地迅捷和敏锐。由于自我身心吸收了宇宙天地间的各种光、气、电等各种能量,也将使身心变得更加健康敏捷。也使人在其外在表现的坐卧行止之中自然展现出一种不一样的气质、气度和气象,若有内在的风雷之势在摧动似的。另外“坐行隐风雷”同时也喻指外在表现不能过度张扬和强势,而是要适度低调,使霸气内隐。
由于心静定下来之后,使人能够感受到宏远辽阔的天地境界与宇宙超级智慧,将使人具有更开阔的胸襟、更高远的境界和更高明的智慧去处理世间事务,从而使自己生活得更加从容自在,并且将因此而能够开创对社会更具有宏伟意义的事业,从而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是以说“云水色无边”。
红尘炼心(二)
一气乾坤亿宇涵,修行到此已登堂。
生生死死明禅意,是是非非断拢烦。
常境即为真境地,俗情本是道情场。
且将万事融空定,驰骋江山舞风澜。
此诗作于2015年8月13日。
关于第一句“一气乾坤亿宇涵,修行到此已登堂”。中国古代思想家所讲的“气”实际上是一个哲学概念,有着各种内涵和解释,比如能量、气场等等,但其中还有一种解释可以理解为宇宙最原始的构成成份。所以说天地万物源于一气所生,因而也是一气同源,这也使得天地万物成为一个整体而不可分割。正如庄子所说,“夫天下一气耳”。但也正如佛家《金刚经》所说的,“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所差别”。虽然圣贤们修的都是不着于形象的“无为法”,但是对世界的领悟是处在“分子境界”、“原子境界”,抑或是达到更为高远的“量子境界”乃至“超量子境界”,则是体现了个人修道成果的高低不同。在灵宗先生的视界里,“宇宙只是虚空超量子意识驱动量子振动而形成的量子振荡现象,天地万物只是体现了量子振动所形成的运动轨迹”。当修行者能够领悟到这种“量子境界”和“超量子境界”时,便会觉得自我本心有如虚空能够装载亿万个宇宙,便可以感受到佛家所说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无量无边境界,从此他的生命将为众生和世界而存在,这也是修行者登堂入室的境界体现。
关于第二句解释。禅宗讲“悬崖撒手,绝后复苏”,道家讲“未学生,先学死”。因生死之道蕴含修行之最高天机与秘密,故凡属修行者皆必须经历几番生死才能明悟生死禅机,此为达入解脱生死大境界的不二法门,所以本诗言“生生死死明禅意”。至于修行人士所追求的“断烦恼”境界,相比于大多修行人士所采用的“躲避风暴”之法,中灵所阐传的是“直接进入风暴中心去驾驭风暴”的法门,是一种“在是是非非中断是非烦扰”之高级法门,而不是象大多数修行人士所采用的“回避与逃避是非烦扰”之法,所以言“是是非非断扰烦”。
正由于中灵之法所阐传的是一种“在是是非非中断是非烦扰”之“修炼世界”高级法门,所以她所修成的光明不是像呆在无风环境中的静室蜡烛之光,而是能够随烦恼之风越吹却越盛大的“燎原之火”,所以会真正地把常态世俗环境当成修道场和净土圣地,所追求的是一种“于平常中而超常”的境界,因此诗中言“常境即为真境地,俗情本是道情场”,而无须避世或遁世修行。
修行者当证悟了道的“虚空本体”属性之后,只要保任空性便可证果。而所谓“保任空性”,在我看来也就是随时能够以虚空之心装载万有而任其自然演化,其隐含的寓意便是把一切事务、一切烦恼都交给宇宙的超级智慧去处理,我就不用处理不用烦恼而可以自享逍遥了。所以诗中末后一句言“且将万事融空定”就是指保任空性之道。
按照我本人将修行人士境界从低到高划分,可分为学子、学者、行者、道者和圣者五个阶段,唯有证悟了空性的修行者才能称为“道者”,意即是知道“道为何物”的人。至于道的重要性,可以说“不识道,不足以成智者;不用道,不足以驰骋人生”。当证悟了道,并且能够以保任空性而运用道之时,也将能够进入以道为器而驰骋人生、驰骋世界之境界,从此,不管世界与人生之风浪如何,都能随风浪起伏而从容起舞,能借风浪之力而驰骋世界驰骋江山,从而能够拥有波澜壮阔的人生世界!是以诗中所言“驰骋江山舞风澜”正是真正悟道者的人生世界写照!
关于中灵诗作文章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