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安于孤独者才能领略巅峰生命境界
这世界上,很多人向往修行,但他们往往不知道,选择了修行往往也就意味着选择了孤独。因为只在在孤独中,你才能面对真正的自我,从而重新发现自我并创造自我。对于修行者来说,孤独更是一种境界。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人类最伟大的圣哲、导师都是孤独者,他们在孤独中找到自己、发现自己、升华自己!而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同样也来自孤独中的思索与创造!唯有在孤独中,才能绽放出思想的灵光!因此我认为,唯有安于孤独者方能领会巅峰生命境界!
然而修行也是一种在世而出世的生活艺术,修行者也不能一味追求孤独而脱离现实生活环境与主流世界。在中灵文化理念中既强调在个人境界追求方面要超越主流,但同时也强调在社会生活与成就事业方面要融入主流。之所以讲要超越主流,是因为依世间常理,真理永远只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而主流文化往往是建立在大众层面的认知范畴之内,必然不具有先进性,因此在个人境界追求方面来讲,与之为伍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一种“堕落”。所以我以前说自己宁可做孤独的拓荒者,也不会选择去做受万众追捧的文化明星。原因就在于此。
但中灵理念同时更加强调在生活和做事业方面要融入主流,与主流共事,以借社会群体之势以成事。从目前所掌握的资讯来看,中灵理念及其技法不仅在世俗领域清灵绝响,即使在修行界依然也是很孤单的,这是源于中灵文化自身的探索高度以及先进的系统传承所决定的。而中灵文化同时亦具有普济天下的胸襟,为了能够与更多主流社会人士共享中灵文化成果,未来我们在追求独孤超群境界的同时,更要放下自己的身段与主流共融而打成一片,如此方能更好地传播我们的思想文化技术与更大量人群共享。
在此分享我所创作的感叹孤独类主题诗作《知音叹》、《独孤行》、《独孤吟》等。
独孤行
御剑苍穹,横渡虚空。
独行三界,万境同融。
知白守黑,何拘雌雄。
壮士怀柔,气吞虎龙。
喜乐由心,抱道始终。
沧海桑田,随意从容。
山河万里,渺若轻虫。
乾坤浩瀚,只在囊中。
紫府神游,志极九重。
天上地下,我与谁从。
众里寻伊,无觅芳踪。
禅心谁共,水月青空。
注:知白守黑:源于老子《道德经》章句“知其白,守其黑”。
知音叹
二十年来未吐真,只缘志向出群伦。
自从一梦南柯后,便视功名若粉尘。
紫府金章穷圣道,阎浮墟影觅法身。
万仞冰崖谁知己?禅心一味语何人?
独孤吟
百亿须弥微刹见,三千世界一毫牵。
禅心臻境谁共语,云水青山天外天。
关于我内心的傲气
谁能想象得到,在我谦逊的外表下面竟然还隐藏着一股孤虚超凡的傲气。
这股傲气其实源来已久。主要是多年前,随着修行功夫日上,我进入了另一番境界,可谓能见人不能见。而与此同时我也经常在日常生活及各种媒体上见到各个所谓的修行界专家人士现身说法论道。尽管这些专家有的还有很高的名气和社会影响力,然而我发现若以我的见地及区分标准而言,这其中有很多“声名远扬”的专家之还属未真正入流者,于是因此而开始渐生傲气。而这其中有几件事更对我这股傲气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例如2008年10月,我游经南方一个在佛教界非常著名的大寺院时,偶见一面墙上贴着各位高僧大德们的各种“语录”以供学子们参修。当时我见到其中有一位某某法师的题字:“以慈悲为动机,把一切事变为佛事”。当我一见此中语句,便知此师实际证境有限,是以一时兴起,从旁边拿起一张便利贴随手写下一句话贴于其旁:“慈悲无需动机,一切事本为佛事,何须“变”?”后来我回家之后,偶然在网上一查,才知道这位法师竟是来自祖国宝岛号称宝岛几大法师之一、并且在国际佛教界拥有尊崇地位的“法门一大龙象”。这真是让我吃惊不已!还有一件事跟另一位同样来自宝岛的著名法师有关,在此不多说了。
其实我也知道这种心理乃修行人最易犯的“功高我慢”之象,是以也常常忏悔修正。但不管怎么忏悔和修正,这股傲气还终究是难以消除的。而在平日里,每见有人谈佛论道,我总是装做无知不语而不与之论。因我知道,这世间能真知我道者,杳矣!从下列这两首诗中可以略窥我内心深处那股傲气的身影。
修真心语
多年不敢吐真音,恐惊星月坠凡听。
独步千峰凌至顶,密研三教创法英。
万缘总是菩提意,百念皆关般若心。
漫道灵山隔鹫岭,侧首回眸便见君。
作于2010年12月9日
红尘四十年印记
红尘漂度四十年,寥落知音隐挚言。
九炼阴识趋正果,百消妄法向真源。
无心铸就离尘志,静享婆娑出世闲。
从此不说禅与道,苍穹倚剑独云天。
作于2010年10月9日
关于中灵诗作文章链接:
|